如東新媒體訊 (通訊員 許金明 駐鎮記者 徐建彬) 今年60多歲的劉克銀是岔河鎮玉林村一名普通農民,今年剛被聘為村里的環境衛生保潔員,負責西凌、江岔等河道的管護工作。由于工作認真,每月按時完成鎮“四位一體”長效管理辦公室分派的保潔任務后,就有900元的工資收入,周圍的村民都羨慕他吃上了“財政飯”。
該鎮把建設生態宜居家園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大力開展村莊環境整治,進一步改善農村環境面貌。在建立健全村莊環境長效管理機制,鞏固前期整治成果的基礎上,推出了農村保潔員聘任制、保潔承包制、工作考核制,實行政府花錢買公益崗位,做到村村都有保潔員,并把這些農村保潔員的工資全部納入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專項資金,做到一月一考核,一月一結賬,每季度發一次工資。據統計,全鎮23個村(居)和劉克銀一樣拿財政工資的農村環境衛生保潔員有106名。